大唐甘谷发电厂二期工程作为区域重要的电力生产基地,涵盖发电机组、输电设备、储煤场、水处理车间等多个关键区域。随着机组容量扩大和设备复杂度提升,原有视频监控系统存在覆盖盲区多、图像清晰度不足、数据分散难管理等问题,难以满足全域安全监管和高效运维的需求。为此,该厂启动了视频监控系统升级项目,通过技术迭代实现全域可视化管理,为安全生产和精准决策提供支撑。
一、项目背景与升级需求
1.1 原有系统的局限性
原有监控系统仅覆盖主厂房等核心区域,储煤场边缘、输煤廊道、外围变电站等区域存在监控盲区;部分摄像头分辨率仅为 720P,夜间及恶劣天气下画面模糊,难以识别设备细节和人员操作;同时,各区域监控数据独立存储,缺乏统一管理平台,发生异常时需切换多个系统查看,影响应急响应速度。
1.2 升级的核心目标
本次升级旨在通过新增高清智能摄像头、优化传输网络、搭建一体化管理平台,实现厂区全域无死角监控覆盖;提升图像采集的清晰度和环境适应性,确保复杂工况下的有效识别;建立集中化数据管理中心,支持实时监控、历史回溯、智能预警等功能,推动管理模式从 “被动巡检” 向 “主动监控” 转变。
二、系统升级内容与技术配置
采用光纤传输网络替代原有同轴电缆,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,确保 4K 视频实时上传;搭建 “边缘节点 + 云端平台” 二级管理架构,边缘节点负责本地视频存储和实时分析,云端平台实现全域数据汇聚、智能检索和远程控制。平台集成 AI 智能分析模块,可自动识别人员闯入禁区、设备异常振动、烟火隐患等风险,并触发联动报警。
三、实施过程与管理融合
项目分三期实施:第一阶段完成核心区域设备更换与网络改造,确保主厂房、发电机组等关键部位的监控率先达标;第二阶段推进外围区域摄像头安装与系统联调,重点测试特殊环境下设备的稳定性;第三阶段进行平台功能优化,通过模拟场景测试 AI 识别准确率,最终实现人员、设备、环境数据的联动分析。
四、应用成效与管理价值
系统升级后,厂区安全隐患识别准确率提升至 92%,较之前提高 65%;因监控盲区导致的事故隐患数量下降 80%,2024 年成功通过视频监控预警并处置储煤场自燃、输煤皮带跑偏等险情 12 起。夜间及恶劣天气下的监控效果显著改善,为夜班巡检和应急处置提供了清晰的视觉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