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险源监测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常见问题,这些问题主要涉及系统性能、数据准确性、设备状态以及人为操作等方面。以下是对这些常见问题的归纳:
一、视频质量与监控范围问题
1.视频清晰度不足:部分企业的视频监控系统清晰度不满足1080P的要求,导致视频画面模糊,难以清晰辨认监控区域的具体情况。
2.监控范围不全面:监控摄像头未能全面覆盖企业值班监控中心、重大危险源储存单元、危险化学品装卸区域等重点区域和单元,这直接影响了应急管理部门对危险源的实时监控和预警能力。
二、视频命名与时间设定问题
1.视频命名不规范:部分企业的视频点位命名存在不规范现象,如点位名称未包含企业名称、格式随意、命名中存在错别字或乱码等,这增加了监控人员识别和操作的难度。
2.视频显示时间不准确:部分企业视频显示时间与实际时间相差较大,容易在监控过程中造成混淆,影响应急响应的及时性。
三、数据完整性与合理性问题
1.监测数据不完整:部分企业的储罐等关键设备未接入液位、温度等必要的监测参数,导致系统无法全面掌握危险源的状态信息。
2.报警阈值设置不合理:部分点位未设置报警阈值,或阈值设置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,这可能导致系统在危险源参数异常时无法及时发出预警。
四、设备状态与稳定性问题
1.设备故障频发:由于设备老化、维护不当等原因,部分企业的监控设备可能频繁出现故障,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。
2.数据传输不稳定: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受到网络波动、设备故障等因素的影响,导致数据丢失或延迟,影响监控效果。
五、人为操作与管理问题
1.操作不规范:部分监控人员可能因操作不熟练或疏忽大意而导致误操作,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监控效果。
2.管理不到位:部分企业对危险源监测系统的管理不够重视,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,导致系统运行效率低下或存在安全隐患。
针对以上问题,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。例如,提升视频监控系统的清晰度和覆盖范围;规范视频命名和时间设定;完善监测数据的接入和报警阈值的设置;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;提高监控人员的操作技能和责任心;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等。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,可以有效提升危险源监测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,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。